skip to main |
skip to sidebar
李娜.點滴
李娜挽救人生「賽末點」:手術後沒錢付賬
對於李娜的個性,她的啟蒙教練夏溪瑤在上周對成都商報記者說,「這與她的成長經歷有關,她從小就很堅強、很獨立,永遠帶著一根刺面對外面的世界。」
在父親1996年去世之後,李娜又多次遭遇賽末點:20歲的時候因種種原因退役,時隔兩年復出後又炮轟國家隊,一路上的傷病讓她在26歲的時候心灰意冷。
就這樣,李娜帶著刺,一路狂奔。
父親李盛鵬在1996年因病去世,14歲的李娜一夜長大,她在網球場上不斷取得突破,一直到2002年突然選擇退役。這一次的賽末點,李娜用了兩年時間去挽救。
1999年,17歲的李娜獲得了三個ITF單打冠軍和8個雙打冠軍,首次入選國家集訓隊。2000年,WTA巡迴賽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站成為李娜職業生涯的第一個WTA正賽,盡管在女單首輪中落敗,但與搭檔李婷奪得了該站賽事的女雙冠軍,這是中國選手首度在WTA巡迴賽中奪冠。2001 年,李娜在中國北京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一舉拿下女單、女雙以及混雙三個冠軍。在隨後的九運會上,19歲的李娜又連奪女單、女雙和女子團體3枚金牌。此外,李娜還在ITF巡迴賽中再添2個單打冠軍和1個雙打頭銜。
在2001年取得好成績,與李娜當年赴美訓練有很大關系。那裡的訓練手段非常先進,教練對李娜的每個動作都會進行講解。而在美國的訓練,差點兒讓李娜遭遇「9·11」襲擊:美國那間網球學校就在紐約,9月11日那天,李娜和隊友碰巧在外逛街,而當時,她們離世貿大廈只隔兩條街。
2002年,世界排名僅列第308位的李娜在美國米德蘭德的ITF比賽中八戰全勝奪冠,贏得了她的第13個ITF女單冠軍。但正當李娜成績蒸蒸日上的時候,20歲的她卻突然選擇了退役。
李娜出走的方式個性十足,沒跟任何人打招呼,只在桌上留下一封信後,就關掉手機,人間蒸發:「領導、教練:你們好!由於身體方面的原因,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再適合從事網球方面的訓練了,所以請特批下隊。」
關於李娜當年的退役主要有三個版本,第一就是她與主管教練存在分歧。
其實,李娜2002年的退役可以追溯到2000年。在省隊和國家隊都帶李娜的余麗橋回憶說,「2000年悉尼奧運會決定李娜和李婷都能打之後,兩個人都跟我鬧意見,都不想練。我說,正好我也不想帶你們了,我也蠻辛苦。這也不好,那也不好,我也煩了。」
事隔多年,李婷將這種對立理解為性格和教育方式的沖突。「余教練是個不愛替自己辯解的人。她跟李娜一樣,個性都很要強。當我們長大成人,會有自己的思想、異議,有沖動的舉動,表情不耐煩。她屬於灌壓式,感覺自己全是對的,即使錯了,因為顧及面子,也不會承認。」
2010年10月份,在一次慈善活動中李娜也曾向媒體表示:「在我的成長過程中,成績是在提高,但是心裡一直有陰影。余教練不懂得表揚隊員,9年她沒有表揚過我一次,永遠在罵我和李婷。」
當年退役原因的第二個版本是李娜不能承受過大的壓力。余麗橋回憶稱,當時李娜成績很好,總局極為重視,想讓她參加釜山亞運會。李娜因為常年大運動量訓練和比賽導致心理壓力過大。余麗橋說李娜的退役是有徵兆的,「退役前,她講話少了。在廣州訓練的時候,跟她談話,她抵觸情緒很大,要麼不做聲,要麼就閉眼睛。她之前走過一次,被我攔回來了。這一次,她寫了個東西,就走了。她翻挑子,把我也搞煩了。再說,想去讀書總是個好事。」「翻挑子」是武漢話,意思是「發飆」。
李娜出走的方式個性十足,她沒跟任何人打招呼,只是在桌上留下一封信後,就關掉手機,人間蒸發:「領導、教練:你們好!由於身體方面的原因,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再適合從事網球方面的訓練了,所以請特批下隊。」
至於第三個版本則浪漫了很多,說李娜的退役是由於與姜山戀愛遭到國家網球隊的反對。
當時的李娜對比賽產生了雜念,覺得比賽好像是為別人打球,而不是為自己。
李娜退役之後到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讀書,讀的是新聞專業,她現在的丈夫姜山是她的同學。
李娜與姜山16歲就開始交往,一開始,李娜跟姜山是湖北省隊的混雙搭檔,兩人也希望在全運會拿一塊金牌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。沒想到,2001年全運會賽前,領導突然改變主意,他們認為朱本強的個性與李娜更適合配對,就將李娜和姜山拆開了。強硬的李娜一度氣得要退賽,後來在教練和母親的百般安撫下,李娜才答應比賽。最後,姜山和李婷拿了混雙冠軍,李娜當時說這比自己拿冠軍更高興。
這件事以後,李娜開始對比賽產生了雜念,覺得比賽好像是為別人打球,為領導打球,為湖北隊打球,就不是為自己。想不通的李娜最後選擇了退役,而當時也只有22歲的姜山支持女友的決定,兩人一起遞交了退役申請。
李娜和姜山讀的是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,位於校區紫荊路的東六樓。該樓前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標志性建築「世界文化名人園」,這是幾根石柱支撐著一段弧形的大理石牆面,上面鐫刻著多位中外文化名人的名言。
如果李娜從東六樓出來,她一定會看見正對自己的兩句名言:第一是屈原的「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」,第二就是蘇格拉底的「認識你自己」。現在回過頭來看,這兩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李娜的過去以及現在。
更讓人回味無窮的是,這段弧形的牆面有意留有一個缺口,據設計者稱,希望由華中科技大學的學子們去填補這段空白。毫無疑問,李娜做到了這一點。
此前有報道稱,在華中科技大學讀書期間,李娜和姜山走在學校里,如果有條近路,但會經過網球場,兩人就寧可繞遠。還有消息說,體育選修課上,有人建議李娜選個網球,但她卻搖搖頭說,「我不會打。」
不過,據李娜的啟蒙教練夏溪瑤透露,李娜在讀書期間其實並沒有遠離網球。
在挺過此前的種種坎坷後,李娜還是差點被判出局,她這次需要挽救的賽點叫傷病。
2004年,李娜右膝就已受傷,休戰了25個月後才重返賽場,不過傷病一直糾纏著她。2006年溫網她歷史性地殺入八強,在一年後當她回到倫敦時,肋傷讓她不得不放棄比賽。
2008年遭遇膝傷,李娜和姜山前往德國治療。李娜對手術還是很擔心,姜山就一直陪伴在她身邊不停地寬慰。25分鍾的手術很快就結束了。由於傷口發炎,原本只需六周的時間,李娜用了八周才重新回到球場。在這兩個月的恢復期里,艱難的是身體,更難的是心理。對於恢復所需要付出的體力,作為運動員的李娜能夠承受,但心情的低落使她一直沉浸在悲觀的情緒中。
2009年10月,由於膝傷嚴重,李娜不得不在德國進行第三次手術。自那以後的每場比賽,我們都能看到她膝蓋上的綳帶。雖然李娜成績一直在提升,但傷病也一直如影隨形:「每天起床都會祈禱膝蓋不會有事,這就是為什麼我每次比賽都帶理療師的原因。」
在和成都商報記者談到李娜的傷病時,李艷萍很擔心,「我們一直告訴她,『第一是健康,第二是開心』,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。」
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,歷史性闖進半決賽的李娜痛哭流涕:「2007年,我因傷病,世界排名一落千丈,能否參加北京奧運會都是個問題。但通過三個多月的療傷,我重新認識了很多關心和支持我的人,我要感謝大家。真的,我和姜山一起生活在異國他鄉,他一直陪著我,我們可謂是相依為命。我這個人脾氣有點急,但他一直在忍耐、忍耐……」
的確,2008年在德國治療的那段時間,是李娜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之一。
說起那段日子,李艷萍也深有感觸,「她當時做手術都沒給我們打電話,只是做完手術了,手裡面差錢,才打電話回來,讓我寄20萬元人民幣過去。兩個人在那邊,語言也不通,治病也沒有錢了,我真的很擔心。」
一路上遭遇賽末點,但李娜一一驚險挽救。終於,在2009年開始單飛之後,李娜開啟了通往輝煌的大門,她與姜山的愛情也為一路的坎坷增添了甜蜜的注腳。
2004年初,湖北網球隊的領導開始到學校來找她歸隊。李娜回憶說:「一個禮拜來三次,因為轉年就是全運會了。」湖北隊還為她跟國家體育總局網管中心做工作,畢竟她當初不告而別離開國家隊惹下了大麻煩。當時網管中心換了當家人,孫晉芳成了網管中心主任。李婷、孫甜甜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冠,讓網球在中國得到了空前的重視,孫晉芳特意到武漢勸說李娜復出。
孫晉芳當時問李娜准備打到什麼時候?李娜說打完2005年全運會就回學校繼續上課。孫晉芳說,你看現在職業化多好,可以掙很多錢,幹嘛跟錢過不去啊?回想那次談話,李娜說:「其實當時她第一次跟我談話的時候,我覺得她不像一般的領導那麼死板,不像他們只會說『你看國家培養你這么多年』之類的話。我接觸的領導裡面很少第一次談話的時候會告訴你,你要為自己想。」
不過,在真正決定復出前,李娜也曾猶豫過,她當時跟媽媽聊了一個晚上,媽媽則勸她,「如果打不好最多再回學校讀書。」媽媽的勸說也打動了李娜,在時隔兩年後,22歲的李娜回歸賽場。
然而,復出不到一年,李娜的個性就惹來大麻煩,她再次面臨賽末點。
在2005年全運會網球女單半決賽負於彭帥後,李娜言辭激烈地批判國家隊的弊端:「一個教練制定一個訓練計劃,要求很多球員去適應。適應了你就出來了,不適應就白搭。雖然這一年是在跟國家隊訓練,但是沒有針對性訓練。」「沒進國家隊的時候我挺好的,我最好的日子是去年復出之後和進國家隊之前那段時間。」「國家隊有很多體制不是很好,如果可以將隊員成績和教練獎金掛鉤,應該會更好一些。但這一提法都說了好幾年了,也沒有實施。」
李娜的「將軍」讓網管中心很沒面子,當初苦口婆心說服李娜復出的孫晉芳也坐不住了,她對李娜展開猛烈反擊:「在中國,如果沒有國家支持,至少現在還沒有哪個網球運動員可以按照國外的模式培養起來。我們承認,中國現行的網球培養體制肯定有不夠完善的地方,但這已經是洋為中用、既走網球職業化道路又符合中國國情的最好方式。」「李娜沒有看到國家為培養她們所付出的代價,只是簡單地拿自己和外國選手相比較,這是思想水平低、道德素質不高和責任感、使命感差的表現。」
孫晉芳表示,盡管短時間內還不會將李娜從國家隊除名,但她肯定不可能代表中國參加北京奧運會。毫無疑問,孫晉芳的回應讓李娜處境尷尬。
不僅李娜,就連她的媽媽對於孫晉芳的批評也一時無法理解。一說起這件事,李艷萍滿腹委屈地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,「這怎麼跟思想水平、道德素質聯系起來了呢?李娜絕對不是那樣的人。」湖北省網球隊教練潘兵認為:「這是她的性格,她有自己的想法,也願意溝通,但她可能不太注意溝通的方式。其實,李娜有現在的成績,跟她的這種性格有很大關系。她就是這樣,做事一直很大氣。」
後來李娜坦承自己不善於表達情感,處理矛盾的方式不妥。而運動員出身的孫晉芳也很清楚地知道,對有個性的球員,單純地壓制是管理不住的。為了留住人才,網管中心大膽創新,包括將李娜的老公姜山破格調入國家隊,做李娜的私人教練;不僅讓李娜參加了北京奧運女單比賽,而且也沒有再勉強李娜參加她並不喜歡的雙打。
阿波羅網責任編輯:王和 來源:成都商報
Dao Cao Ren2011-9-6日寫到:
回覆刪除點滴往事細細回味,傷心時的淚、開心時的醉,都是因追求而可貴。
謝退思 2011-9-6日寫到:
回覆刪除運動員最幸福的是,可以為著自己喜愛的運動,去奮鬥、去追逐!沒有任何包袱、任何負擔!享受比賽、享受過程!